首页
 

 

依稀可见张艾嘉
         文/上海一周 藤井树

  电影里,父亲最后是与母亲一起安息了,女儿也开始了新的生活,一切看似美好。可是,影片所洋溢出的淡淡愁绪,
却久久不散,或许,这便是徐静蕾作为一个感情细腻的女性导演的特有气质。此情此景,依稀可见张艾嘉:同样又演又
导,同样专注于人情练达、爱与哀愁。
  徐静蕾做导演这事,已经嚷嚷了快两年了,从起初的怀疑,到后来的好奇,再到如今的期待,相信许多人与我一样。
只是期待归期待,平心而论,始终是对她的关注,远远大于对影片本身,因为,徐静蕾首先是个正当红的女演员。
  可是,当看完《我和爸爸》,我承认自己是被打动了,许多出人意料,在心里升腾,作为一部处女作,它直指人心
的力量丝毫没有减弱。纵然很大程度上,这种力量过多依赖于故事本身。
  其实,就表演而言,徐静蕾并无多少出彩之处。甚至很多时候,能够明显感到,这不过是她的又一次本色演出罢了。
无论是阴着脸说话的模样,还是撇眼看人的神情,熟悉徐静蕾的人都知道,生活中的她本就如此,尤其是在影片最初,
她穿着校服演一个高三女生,刻意假扮的清纯在举手投足间掩饰不住的成熟中,灰飞烟灭,即便是后来,剧情安排她为
人妻为人母,她依然无法摆脱表演的束缚,要么过了头,要么不到位,真真有心无力。
  幸好还有叶大鹰,他才是这部电影台前最大的亮点。这个从前拍了《红樱桃》、《红色恋人》的导演,此次是头一
回做演员,却给人诸多惊喜。他把父亲的可爱可恨可怜可敬,展现得可谓丝丝入扣,在晃着脖子走路时,黑暗中无声抽
泣时,大口大口吸烟时,夸张地扭曲地哭时,那种中年男人特有的孩子气,也被叶大鹰拿捏得恰到好处,相比之下,徐
静蕾在戏里,更像是个配角,但导演徐静蕾与演员叶大鹰一样,却给人诸多惊喜。最起码,影片的节奏把握得非常精准,
画面流畅又不失起伏,许多慢镜头的运用,令气氛感伤而温暖。
  印象深刻的是,电影中的多处留白,叙事方式的多元化,给人无限想象,母亲的去世,便拍得颇有创意,只老师说
了句“你妈出事了”,下一个镜头,便是父女俩面对躺在太平间里的母亲,然后是女儿随父亲回家时,看到车窗外一个
车祸现场的慢镜头。一切了然于胸,母亲是怎么死的。
  更难能可贵的是,徐静蕾拍出了父亲与女儿间,介于亲情、友情、爱情的微妙关系。很多对白,包括眼神,到底这
是对父女,还是情人?只是,再想想,便能释然,生活中,女儿与父亲,不常常是这般纠缠依恋的么?
  至于姜文的惊鸿一瞥、张元的一晃而过,抑或张亚东的平和出镜,都不过是徐静蕾多年演艺圈积累的成果。很显然,
重要的不是这些,执导的第一部电影,能够让人一口气看完,并且还在心里留下了些什么,这才是徐静蕾的成功。
                
  

 
 

  :: Copyright © 2000-2003 静盟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: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