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想法,没办法
文/阿渐2046
看完徐静蕾导演的新片《我和爸爸》,感觉并没有获得期待中的愉悦。因为事先知道姜文曾经狠夸过该片,而我
又是姜文的粉丝。于是在这种信任之中开始看片。然而一百多分钟的看片过程里,期待中的高潮迟迟没有到来。这样
始料不及的结果所带来的遗憾可能远比激动要多,就象还没有爬上浪尖就被潮水冲上浅滩的鱼。
遗憾来自两个方面:影像表现和细节设置。和同类型的影片《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》一样,影片大部分是
室内戏。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人物,需要相当强的调度能力。导演在这方面似乎办法不多。总是给个大特写来表现人
物内心世界。而《世》片中,多是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,在镜头的运动中表达情绪。细节的设置上,影片也显得潦草。
作为一部讲状态而不是讲故事的影片,《我和爸爸》的情节叙事非常散淡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是,大量的琐碎的台
词使影片缺少可记忆的细节。影片给人的印象是,前半部分叶大鹰在不停地说话,小徐一言不发。到了后半部分,小
徐的话一下子多了起来(也许结了婚的女人都这样?)于是,在老叶还没中风时,两人是比着赛说话,到老叶脑中风
不能说话时,就只剩小徐一个人在絮叨了。台词多不是问题,问题是台词多而不精不妙不够个性,总也挠不到痒处,
叫人难受和着急。而且,过多的台词也会堵塞观众的想象力。更严重的是,影片中除了片首徐静蕾把头探出车窗沉思
的那一段,几乎就再没有任何的抒情段落了。这对于一部自认有想法的影片来说实在有点难以想象。没有细节的影片
就象没有钩子的墙,导演的想法再好,也只能是那件挂不上去的衣服。
不过有可能,情况还不至于太糟糕。即使没有高潮,我们还能感受到温暖的触摸,不过快感肯定打了折扣。导演
的摄影机离生活非常之近(无论是徐静蕾的蓬头垢面,自然的光效,还是大量的内景拍摄),这样的距离所带来的烟
火气使得影片具有一种平实的质地,没有女人自我怜惜的脂粉气,也没有处女作经常会有的急于自我表现表现的戾气。
这对于一位年轻女导演来说殊为难得。导演是真诚的。她要表达她对于生活的善意,只不过恰好选择了电影这种表达
方式而已。
影片的主题值得一说,是中国电影很少关注的“女性的个人成长”。在中国电影中,土地民族的集体记忆和啤酒
砖头的男性记忆一直占据大壁江山,对于“女性”而且“个人”的记忆是缺席的。在《我和爸爸》中,导演试图通过
爱和死亡来探讨女性成长和个人独立。影片中女主角一直处于“缺失”和“寻找”的不稳定状态,直到影片最后达到
稳定。事实上,每一次的得与失将女主角的人生分作了五个阶段:
一,母亲去世(失)。失去母爱时,下意识地从父亲身上寻找亲情和安慰。
二,结婚(得)。与父亲的隔阂促使她早早走向婚姻。从婚姻中得到一种“秩序所带来的安全感”。
三,离婚(失)和生子(得)婚姻失败后,重新回到父亲身边,抚养自己的孩子。可是经济的压力和交流的障碍
使她始终不得平静。
四,父亲中风(失)。父亲的突然中风使她必须面对所有的生存压力,再也没有了任何靠山,相反她自己成了别
人的靠山——父亲的,孩子的。这是她一生的转折和成熟的开始。
五,再婚(得)和父亲去世(失)。历经得失的女主角终于获得内心的平静。
我们注意到,影片中女主角的得与失,缺失与寻找,几乎全部围绕她的家庭展开,对她的事业则很少提及。女性
的情感需要可能远比男性强烈,所以家庭对女性可能也远比对男性重要。男人从事业中获得安全感和勇气,女人从家
庭中获得安全感和勇气。这是导演传统的朴素的女性的人生观:有了家,人才活着,而活着就是历史。这个世界,男
人靠力量和智慧,女人靠韧性和直觉。男人可能会通过死亡去创造历史,女人却总是通过活着来发现历史。
|